当前位置:恋上书阁>历史军事>宋朝不演义>第26章 西征后蜀(上)

第26章 西征后蜀(上) (1 / 3)

契丹灭晋,冯道到汴京朝见耶律德光。耶律德光指责冯道,认为他效力后晋,却毫无功绩,冯道无言以对。耶律德光又问道:"你为什么来朝见我?"冯道答道:"我没有地盘,没有兵马,怎敢不来。"耶律德光嘲笑道:"你是个什么老头?"冯道道:"我是个无才无德、愚蠢迟钝的老头。"后来,耶律德光四处打秋风去,冯道对耶律德光说“百姓为国家之本,不可动之啊。”就此一句话,冯道让无数的百姓得以活命,为此,在冯道死后,无数的百姓自发的为冯道送葬。你不管后来日后的大儒们如何的贬低冯道,冯道都是一个君子。

冯道死了,后周辍朝三日。三日之后,悲伤的情绪才在后周渐渐散去。柴荣恢复了上朝,就从现在开始,后周周边的各个国家的噩梦开始了。前面咱们说过,后周所在的地方是个四战之地,也就是不管哪个方向上都有敌人。如果咱们有一副当时的地图,我们就会发现。后周的北面就是北汉和辽国,南面就是后蜀和南唐,汉人地区就是后周和南唐,这对老冤家我们后面还有很多他们的戏份。东面柴荣到是相当的放心,那个方向绝不会有任何的敌人。那边是大海,高丽人和日本人都还是原始社会的存在,中国再怎么乱都没有他们参与的份。西面的党项人和吐蕃人还打的你死我活的,没分出来高低呢,柴荣表示对他们毫无兴趣。

柴荣在这个时候面对如此众多的肥肉,他却没有立即发动下一轮的战争,而是给他的大臣们出了两道作业题。就是后世十分著名的撰写为《君难为臣不易论》、《平边策》的活动。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,第一就是告诉臣子们,我这个皇帝也是很不好当的,各位臣子要做的像个臣子,皇帝要做的像个皇帝,要内部团结。第二个目的就是名目仗胆的告诉全天下各个国家,你们的安逸日子结束了,我要来打你们了。这两篇文章构筑了柴荣的战略指导方向,也就是“先南后北”逐步扫平天下的方针。并且柴荣还发现了一个大人才,就是王朴,他时任朴为户部侍郎、枢密副使,掌管全国的财政税收,是柴荣的左膀右臂,在柴荣出征之时总是坐镇后方。这个人不仅让柴荣十分尊敬,赵匡胤也非常敬重王朴,有史为证宋太祖登基后,一天路过功臣阁见到王朴的画像,竟肃立不动,整理御袍,肃然鞠躬,念念有词“倘此人在,朕不得着此袍。”

王朴对柴荣说啊"攻取之道,从易者始,应该先对弱小的敌人开刀,第一个应该先对付南唐,南唐与我们相邻的国土有近两千里之长,我们从他防备较弱的地方下手,每次都采取突击的办法,用少量的兵力不断的骚扰,南唐疲于奔命,不多时国力就会耗尽,到时南唐的江北之地唾手可得。拿到江北之地之后,后周的国力就会成倍的增加,之后修养一段时间之后再吞并整个后周,之后再征讨后蜀,吴越这些弱小的国家。最后寻找机会北上扫荡北汉与辽国,因为辽国人实力雄厚,又是天生的死敌,绝对没有时间去一点一点的吞并,必须一战而定,这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基础。现在的后周是做不到的。"就在这一刻,柴荣确定自己找到了对的人,王朴不但对柴荣忠心耿耿,有能力帮助柴荣完成大业,而且还和柴荣有着相似的性格,他们都积极进取,都年轻热血,都有着伟大的梦想。事实证明,不但如此,王朴还和柴荣一样,都败给了命,两个人同样的短命,令人叹息。但是,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柴荣和王朴,开始不断的开动战争的机器,一步步的完成这预期的目标。但是呢,与预期的计划又有些不一样,他们第一个进攻的目标不是南唐,而是后蜀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