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恋上书阁>历史军事>我的大宋新帝国>第一零一章 猪

第一零一章 猪 (1 / 4)

春秋时期,就有“六畜”之说,指的是马、牛、羊、猪、狗、鸡。

礼记中,将牛、羊、猪称为太牢,是国君和卿大夫才能享受的美味。

而普通百姓“非乡饮酒,膢腊,祭祀无酒肉”,简单来说,就是普通百姓不是逢年过节,红白喜事,吃不到肉。

牛肉一开始是最重要的肉食,不过在战国后期发明了木犁,华夏成为了农耕社会,至此以后牛成为最重要的劳力,开始禁止吃牛肉。

水浒传中,那些杀人犯,地痞流氓住店开口,闭口就是上两斤牛肉,其实是一种破坏与反叛思想,现实中根本没有牛肉卖。

魏晋时代,精神思想超越了物质追求,并且成为思想主流,从此,猪肉成为上不了台面的食物。

因为猪长于污秽之地,肉味腥骚,被人们厌弃。

从此之后,羊肉成为华夏最主要的肉食,从魏晋到明朝的一千年间,没有任何肉类能挑战羊肉的地位。

宋仁宗时期,皇宫一年消耗羊肉四十三万斤,可是猪肉连百分之一都不到,只有四千一百斤。

皇帝请大臣吃饭,上猪肉是骂人,接待外宾,上猪肉甚至能挑起战争。

猪肉只是给最下等的宫女,太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加餐用的。

至于说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,其实是鼓励人们吃猪肉。

实际上呢,东坡肉为了去除猪肉的骚味,用了大量的香料,复杂的工艺,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吃得起的。

原生态的猪肉很骚,肉丝也很粗,这一点,与后世的野公猪差不多。

不过后世吃野猪肉可以用大量的调料压味,古代的百姓却没有这个条件。

春秋时期,其实阉割技术就已经开始流传。马叫骟、牛叫犍、猪叫豮、羊叫羯、狗叫猗、鸡叫阉,甲骨文里都有记载。

不过干这个行当的人都是被人瞧不起的,是属于最下贱的行业,一直拓展不开。

更主要的是,古代阉割禽兽是为了改变其习性,而不是为了吃肉。

不管是马牛羊猪,阉割是为了阉割野性,服从命令。

所以阉割并不是从幼崽开始,也导致了在几千年里,人们并没有意识到,从幼崽时期阉割猪,就能得到不骚的猪肉。

也是从宋朝开始,华夏失去了北方,甚至是西北,马肉退出了百姓的餐桌。

马肉其实也不好吃,肉丝还粗,而鱼从这个时代,逐渐取代了马肉,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食物。

赵德昭当然很清楚,猪肉其实也可以很好吃,虽然不能说超过牛肉和羊肉,但是有一点是牛羊比不上的,那就是猪好养。

不管是跟牛羊一样打猪草,还是吃人们的剩食残羹,都可以养活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